您现在的位置:

养生保健 >> 正文 >

【头痛伴眩晕的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头痛伴眩晕_怎么治疗头痛伴眩晕_头痛伴眩晕怎么办

头痛伴眩晕是一种反反复复出现的疾病,病患很难顺畅的呼吸、讲话,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成长与身体发育,面对头痛伴眩晕希望能够积极找到医生进行治疗,也避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状态,药物治疗是非常常见的方法,还需要搭配食疗、运动等方式。北京军海癫痫病医院

一、            心悸(西医: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

1. 定义 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淤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

a)        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伴有胸闷、气短、乏力、头晕,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晕厥。

b)        听诊有快、慢、不齐;脉象有数、疾、促、结、代、沉、迟等变化。

c)        有诱因:紧张、惊恐、劳倦过度、饮酒饱食、情志刺激。

d)        心电图、电生理检查。

e)        结合辨病而辨证。

2. 病因 ①体质虚弱 ②饮食劳倦 ③情志所伤 ④感受外邪 ⑤药物中毒 

3. 病机 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其标为血瘀、痰浊、水饮、毒邪,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

4. 鉴别诊断

①真心痛:真心痛以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牵引至左肩胛背区。可伴有心悸、脉结代。

(1)心悸与胸痹心痛 两者可合并出现,胸痹心痛必以心痛为主症,多呈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闷痛,常因劳累、感寒、饱餐或情绪波动而诱发,多呈短暂发作。但甚者心痛剧烈不止,唇甲紫绀或手足青冷至节,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直至晕厥,病情危笃。

(2)心悸与奔豚 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3)心悸与卑惵 卑惵病因为“心血不足”,虽有心慌,一般无促、结、代、疾、迟等脉象出现,是以神志异常为主的疾病。

5. 辨证要点

(1)辨虚实 虚当审脏腑气、血、阴、阳何者虚,实当辨痰、饮、瘀、火何邪为主。

(2)辨脉象 一般认为阳盛则促,数为阳热,但脉虽数、促而沉细、微细,伴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质淡者,为虚寒。阴盛则结,脉迟、结、代一般为虚寒,其中结脉表示气血凝滞,代脉常表示元气虚衰,脏气衰微。(凡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笃而脉象散乱模糊者为病危象。)

(3)结合辨病辩证(P112) ①功能性心律失常--心虚胆怯、心神动摇,②冠心病心悸--阳虚血瘀或痰瘀交阻,③病毒性心肌炎--气血两虚、瘀阻脉络,④风心病--风湿热邪杂至,合而为痹,痹阻心脉,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阳不振,心搏无力,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虚实兼夹为患,多心肾阳虚为本,水饮内停为标。

(4)惊悸/怔忡;

诱因        情志诱发      无惊自悸

发病情况    时发时止      悸动不已

            静时尤甚      稍劳加重

心脉痼疾      无            多有 

全身情况      较好          较差 

转化       病情良性,部    病情较重

             分转为怔忡 

性质      多为心神心悸    多为心脉心悸

6. 治疗原则

①虚证:补益气血,调理阴阳。

②实证:化痰,涤饮,活血化瘀。

③虚实夹杂:依据虚实轻重,活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化痰涤饮,行气化瘀。

癫痫比较好的治疗医院在哪ze: medium;“>7. 分证论治

(一)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善惊易恐,少寐多梦,舌红苔薄白,脉细或弦细。 

治法:镇惊安神。方药: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茯苓、茯神、远志、人参、石菖蒲、龙齿)

(二)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气血两虚症脉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药:归脾汤《济生方》脉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气阴两虚者,用生脉散;阴血虚,兼脏躁者,用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或百合知母汤

(三)阴虚火旺

症状:心悸+心烦失眠,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方药:③一贯煎:沙参 麦冬 当归 生地黄 枸杞子 川楝子

(四)心阳不振

症状:心悸+胸闷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方药: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 炙甘草 煅龙骨 煅牡蛎

(五)水饮凌心

症状:心悸胸闷,下肢浮肿,+ 痰饮症脉。

治法:温补心肾,行水逐饮。方药:苓桂术甘汤《金匮》 重症用真武汤《伤寒论》(附子、白术、白芍、茯苓、生姜)加减。

(六)心血瘀阻

症状:心悸、胸闷心痛+血瘀症脉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丹参 赤芍 桃仁 红花 制香附 延胡索 青皮 当归 川芎 生地

(七)痰火扰心

症状: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干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药:导痰汤:半夏 陈皮 枳实 茯苓 甘草 制南星 生姜

(八)邪毒侵心

症状:初见恶寒发热,骨节、肌肉酸痛,咽痛,或腹痛泄泻,同时或随后心悸,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或促。

治法:清热解毒,清心定悸。方药:银翘散:金银花 连翘 竹叶 荆芥 桔梗 牛蒡子 芦根 淡豆豉薄荷 甘草。生脉散:人参 麦冬 五味子

 

△二、心痛(西医:冠心病)

1. 定义 指因心脉挛急或闭塞引起的膻中部位及左胸膺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突然疼痛如刺、如灼、如绞,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不温者,谓之心痛。)

(一)            诊断:

1.膻中及左胸膺部突发憋闷而痛,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能卧。

2.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绪波动,寒冷刺激,饱餐过后,劳累过度而诱发。

4.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或冠脉造影,

2. 病因 ①寒邪内侵 ②饮食不节 ③情志内伤 ④肝肾亏虚 ⑤消渴、眩晕病人亦可引发心痛。

3. 病机 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虚,标实为痰浊、血瘀、气滞、寒凝。

4. 鉴别诊断

黑龙江中亚医院 0cm 4.65pt; mso-para-margin-bottom: .3gd;“>(1)真心痛与厥心痛 真心痛是心痛的重症,由于心脉闭塞,猝然大痛,四肢不温,舌青气冷,面白唇紫,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经服芳香温通药物不能缓解,疼痛时间由几个小时至几天不等。厥心痛是由于心脉挛急则疼痛程度较轻,疼痛时间较短,芳香温通药物可以缓解。通过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变化,可以协助鉴别。

(2)真心痛与胃痛 真心痛之不典型者亦可表现为胃脘部的剧痛。但胃痛多伴有嗳气、呃逆、呕吐、泛酸、腹胀等胃系症状,而真心痛多伴有心悸、气短、胸部憋闷,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的检查加以鉴别。对胃脘部突发的绞痛,必须首先考虑真心痛,做心电图加以鉴别。

5. 辩证要点(P120)

6. 治疗原则 心痛发作应先救急,病情稳定后再辩证论治。不外“补、通”二义:祛邪治标以芳香温通,活血化瘀,宣痹涤痰为主。扶正固本以益气养阴,温阳补气,养血滋阴,补益肝肾为法。

7. 分证论治

(二)            分证论治:

1.心血瘀阻

主症: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加重。

兼次症:胸闷心痛,时作时止,日久不愈,或眩晕恼怒致心胸剧痛。

舌苔:紫暗,有瘀斑,苔薄白或白黄腻。脉象:沉涩或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方药:血府逐瘀汤:当归,赤药,川芎,桃仙,红花,牛膝,柴胡,桔梗。

2.痰浊内阻

主症:胸闷痛如窒,痛引肩背。兼症:乏力,气短,肢体沉重,痰多。

舌象:淡,厚腻。脉滑,弦滑或滑数。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方药: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薤1白,白酒,半夏。

3.阴寒凝滞

主症:胸绞痛,时作时止,感寒痛甚。兼症:胸闷气短心悸,色白,四肢不温,背痛彻心。

舌象:舌质淡红,苔白,脉象沉细或沉紧。

治法:辛温通阳,开痹散寒。方药:栝蒌薤白白酒汤家枳实,桂枝,附子,丹参,檀香。

4.气阴两虚

主症: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兼症:心悸心烦,疲乏,气短,头晕,或手足心热,或肢体沉重,肥胖。

舌象:嫩红或有齿痕,或薄白或有瘀斑,苔厚腻。脉象:细弱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药:生脉散合人参营养汤。(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五味子)

5.心肾阴虚

主症:胸闷或灼痛,心悸心烦。兼症:不寐,盗汗,腰膝酸软,耳鸣,或面部烘热,汗多,善太息,胁肋胀痛。

舌象:红降或瘀斑,苔少或白。脉象:细数或促。

治法: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方药:左归饮。(熟地,山茱萸,枸杞子,山药,茯苓,甘草)

6.心肾阳虚

主症:胸闷痛气短,遇寒加重。兼症:心悸,出汗,腰酸膝软,乏力,畏寒。唇甲淡白,唇色紫暗,动则气喘,不能平卧,面浮足肿。

舌象:舌质淡,或紫暗,苔白。脉象:沉细,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壮阳,纹络止痛。方药:参附汤合右归饮。(人参,附子,

 

三、头痛(西医:感染发热性疾病、高血压性头痛、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

1. 定义 是指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诊断:

a)      以头痛为主症,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头痛性质可为剧痛、隐痛、胀痛、搏动痛等。

癫痫病的药什么样的1pt; mso-para-margin-left: 21.0pt; tab-stops: list 21.0pt; mso-list: l2 level1 lfo6;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b)      外感头痛者当兼有外感证候,且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暂,内伤头痛者则兼有内伤证候,且起病缓慢,呈反复发作。

c)      血常规、脑脊液检查,测血压及经颅多普勒、脑电图、头颅CT或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2. 病因 (1)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2)内伤不足 (3)久病入络,跌仆脑损,气血瘀滞,脑脉不通亦可致头痛。

3. 病机 外感者,其病机为邪壅经脉,气血不畅,经脉绌急。内伤者,病位虽在脑,但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外感头痛者当兼有外感症候,且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暂,内伤头痛者则兼有内伤证候,且起病缓慢,呈反复发作。

4. 鉴别诊断

头痛与真头痛 真头痛呈突发性剧烈头痛,或呈进行性加剧头痛。常伴喷射性呕吐,或颈项强直,或偏瘫、偏盲、神昏,甚至肢厥、抽搐。

5. 辩证要点

辨证要点

1.辨外感与内伤 

外感头痛:起病较急,病程短,头痛较剧烈,常伴外邪犯肺卫之征,应区别风、寒、湿、热之不同;

内伤头痛: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并当分辨气虚、血虚、肾虚、肝阳、痰浊、瘀血之异。

2.辨头痛所属部位大抵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多在前额及眉棱等处;少阳头痛,多在头两侧,并连及耳部;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

3.辨疼痛性质

因于风寒者,头痛剧烈而连项背;因于风热者,头胀痛如裂;因于风湿者,头痛如裹;因于痰湿者,头重坠或胀;因于肝火者,头痛呈跳痛;因于肝阳者,头痛而胀;因于瘀血者,头痛剧烈而部位固定;因于虚者,头隐痛绵绵,或空痛。

(二)治疗原则

外感—散风祛邪

内伤—或扶正为主,或祛邪为先

(三)分证论治

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头痛,痛势较剧烈,痛连项背,常喜裹头;恶风寒,口淡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法:疏风散寒。方药:川芎茶调散。:薄荷 防风 香附 羌活 白芷 甘草 川芎 荆芥

(2)风热头痛:头痛而胀,甚则如裂;发热恶风,面红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祛风清热。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川芎 白芷 石膏 菊花 藁本 羌活

(3)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身热不扬。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治法:祛风胜湿。方药:羌活胜湿汤。:羌活 独活 藁本 防风 炙甘草 川芎 蔓荆子

2.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头胀痛,或抽掣而痛,头痛多为两侧;头晕目眩,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胁痛,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脉弦或弦细数。治法:平肝潜阳。方药:天麻钩藤饮。:天麻 钩藤 生石决明 川牛膝 桑寄生 杜仲 山栀 黄芩 益母草 朱茯神 夜交藤

(2)气虚头痛:头痛隐隐,时发时止,遇劳加重;头晕,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面色晄白;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或脉大无力。治法:益气升清。方药:顺气和中汤。加减:气血两虚—气血双补—加熟地、首乌、阿胶等或用人参养营汤。

(3)血虚头痛:头痛隐隐,缠绵不休;面色少华,头晕,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或细弱。治法:滋阴养血。方药:加味四物汤。加减:兼气虚—加参、芪等,或用人参养营汤;肝血不足—加酸枣仁、珍珠母等。

(4)肾虚头痛:头痛而空;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健忘,遗精带下,神疲乏力;偏肾阳虚则见畏寒肢冷;偏肾阴虚则见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舌淡胖,或舌红,苔薄白,或少苔、剥苔;脉沉细无力或细数。

治法:补肾填精。方药:大补元煎。:人参 炒山药 熟地黄 杜仲 枸杞子 当归 山茱萸 炙甘草

(5)痰浊头痛

主症:头痛昏蒙重坠,胸脘痞闷,纳呆呕恶,眩晕,倦怠无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燥湿化痰,降逆止痛。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 白术 天麻 陈皮 茯苓 甘草 生姜 大枣

(6)瘀血头痛

主症:头痛剧烈,或刺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日轻夜重,头部有外伤史,或长期头痛史;舌暗红,或舌边尖夹有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充盈,苔薄白;脉弦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通窍活血汤或血府逐瘀汤。:赤芍 川芎 桃仁 红花 老葱 鲜姜 红枣 麝香

△四、眩晕(西医:高血压、低血压、耳源性眩晕、脑性眩晕、神经衰弱等病。)<太原重点癫痫病医院/span>

1. 定义 是指因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称为眩晕。(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

诊断:

a)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则仆倒。

b)      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c)      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d)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测血压,心电图,电测听,脑诱发电位,眼震电图及颈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等检查或CT、MRI检查。

e)      注意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

2. 病因  ①肝肾阴虚 ②风阳上扰 ③气血亏虚 ④痰浊中阻 ⑤淤血阻窍 ⑥外感风邪

3. 病机 本病病位在清窍,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痰火上逆,风邪外犯,扰动清窍,或由淤血痹阻脑络,且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4. 鉴别诊断

(1)眩晕与中风 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口眼歪斜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仆倒相似,但眩晕的昏仆无半身不遂、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及舌强语塞等表现。但中年以上肝阳上亢之眩晕易演变为中风。

(2)眩晕与厥证 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也会有欲仆或晕旋的表现仆倒的表现,与厥证相似,但患者始终清醒,一般无昏仆不醒人事的表现,而与厥证不同。

(3)眩晕与痫病 其鉴别要点为痫病昏仆必有昏迷不省人事,且伴口吐涎沫,双目上视,抽搐,猪羊叫声等症状,重症眩晕虽可仆倒,但无抽搐、两目上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等症。

5. 辨证要点

(1)辨脏腑 ①肝阳上亢--头胀痛,面潮红②脾虚气血--纳呆,乏力,面色白③脾失健运,痰湿中阻--纳呆、呕恶、头重、耳鸣④肾精不足--腰酸腿软,耳鸣如蝉。

(2)辨虚实 眩晕以虚证居多,挟痰挟水亦兼有之;一般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体壮多实,体弱多虚;呕恶、面赤、头胀痛多实,体倦乏力、耳鸣如蝉多虚;发过期多实,缓解期多虚;面白而肥为气虚多痰,面黑而瘦为血虚有火。病久常虚中夹实,虚实夹杂。

(3)辨标本 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

6. 治疗原则 虚补实泻,调整阴阳。

7. 分证论治

辨证论治:

1.肝肾阴虚

主+兼:视力下降,两目干涩,腰膝酸软,健忘,咽干口燥,少寐多梦。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填精。方药:左归丸。熟地 山药 山茱萸 枸杞子 菟丝子 鹿角胶 龟板胶 川牛膝(对比左归饮)

2.气血亏虚

主症: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重。兼:面色无华,神疲懒言,乏力自汗,唇甲淡白,心悸少寐。

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方药:归脾汤。

3.风阳上扰

症状:眩晕欲仆,耳鸣,头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腰酸膝软失眠多梦,遇劳恼怒加重。

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药:天麻钩藤饮

4.痰浊中阻

主症:视物旋转。兼:胸闷如恶,呕吐痰饮,纳少,神疲,脘腹痞满

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5.淤血阻窍

主症:眩晕+头痛如刺。兼症:面色紫黯,口唇暗紫,健忘,心悸失眠,耳鸣耳聋。

舌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祛瘀生清,通窍活络。药:通窍活血汤。

头痛伴眩晕的治疗至少需要三个疗程,每个疗程的时间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来实时变化。

© http://jkcp.hcaqp.com  立秋养生网    版权所有